
别再复制粘贴了!这个叫 Cursor CLI 的“怪物”让你在终端里和 AI 并肩作战。
别再复制粘贴了!这个叫 Cursor CLI 的“怪物”让你在终端里和 AI 并肩作战。 嘿,兄弟,让我猜猜你的日常。 是不是经常遇到这个场景:你用 SSH 连着一台远程服务器,盯着日志,终于定位到了一个线上 Bug。代码就在眼前,但你却束手无策。因为你的 VSCode、JetBrains 那一套豪华的 AI 助手,全在本地机器上,鞭长莫及。 你只能一边开着浏览器问 ChatGPT,一边小心翼翼地把代码复制、粘贴到那个小小的黑色窗口里,生怕多一个空格,少一个分号,然后引发一场雪崩。 这种感觉,就像一个神枪手被夺走了他的瞄准镜,只能靠感觉射击。憋屈吗? 如果我告诉你,你的终端,那个最原始、最强大的工具,马上就能拥有自己的“大脑”呢? 你的终端,从此有了“灵魂” 认识一下今天的主角——Cursor CLI。 简单粗暴地讲,这是那个开发了 AI 神器 Cursor IDE 的团队,干的另一件“丧心病狂”的好事。他们把强大的 AI Agent,直接塞进了你的命令行里。 这玩意儿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,它更像一个住在你终端里的“贾维斯”(J.A.R.V.I.S.)。你不再是孤独地敲着一行行冰冷的命令,而是有了一个能理解你意图、帮你生成代码、审查 Bug、甚至直接执行命令的智能伙伴。 无论你是在本地 zsh,还是在 VSCode 的集成终端,甚至是在 JetBrains 的控制台,或是一台远在天边的服务器上,只要有命令行,它就能被唤醒。 告别“上下文切换”,拥抱心流编程 我们程序员最宝贵的是什么?是“心流”(Flow)。那种完全沉浸、灵感迸发的状态。 而打破这种状态的罪魁祸首,就是“上下文切换”。 每次你需要 AI 的帮助,都得离开你那专注的终端界面,切到浏览器,输入问题,复制代码,再切回来… 这个过程就像你正在厨房里做一道复杂的满汉全席,结果发现没盐了,必须换上西装,开车去三公里外的超市买。等你回来,菜早凉了,灵感也没了。 Cursor CLI 的出现,就是直接在你厨房里建了一个要啥有啥的超级市场。 你需要生成一段 Python 爬虫代码?直接在终端里对它说。 你想让它帮你检查一段代码有没有逻辑漏洞?直接把文件路径丢给它。 你想把一段 JavaScript 代码改成 TypeScript?一句话的事。 对于那些 Vim、Neovim 的死忠粉,或者常年与服务器打交道的后端、运维工程师来说,这简直是天降福音。它让你无需离开你最熟悉、最高效的键盘阵地,就能获得顶级的 AI 支援。 秀肌肉时间:它究竟有多猛? 口说无凭,我们直接上干货,看看这个“终端大脑”的几招绝活。 1. 聊天式生成代码: 忘掉那些复杂的语法吧。你只需要像和人聊天一样,告诉它你的需求。 cursor-agent chat "写一个函数,用 Python 实现快速排序" 瞬间,一段优雅、高效的代码就会出现在你面前,你甚至可以继续追问:“给这段代码加上详细的注释”,或者“把它改成 Go 语言版本”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