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名开发者使用Claude Code的Output Styles功能自定义AI编程助手的人格,屏幕上显示着不同的人格选项,如导师和架构师

兄弟们,代码写得怎么样了?还在跟AI玩“你问我答”的初级游戏吗?

那套玩法已经过时了。

今天,我要给你看个能颠覆你编程方式的“核武器”——Claude Code最新推出的Output Styles功能。这玩意儿,说白了,就是让你给AI注入“灵魂”,把它从一个听话的工具,调教成你想要的任何“角色”。

想象一下,你的AI不再是那个只会机械吐代码的“工具人”,而是可以一秒化身成“资深架构师”帮你梳理遗留代码,下一秒又变成“TDD狂人”带你写出最牛的测试用例。

感觉来了吗?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编程辅助了,这是在组建你自己的“AI梦之队”。

一、Output Styles:给你的AI装个“人格”

我们先来拆解下这个“Output Styles”到底是个什么神仙玩意儿。

简单粗暴地讲,它就是一套“AI人格切换器”。

传统的AI,你给它一个prompt,它给你一个答案。就像一个功能固定的计算器。而Output Styles,允许你直接修改Claude Code的“系统提示词”(System Prompt),从根上改变它的行为模式和说话风格。

这就像你不是在给你的“高达”下指令,而是在直接改造它的驾驶舱操作系统。你可以让它保留核心战斗力(比如写代码、操作文件),但彻底改变它的战斗风格。

二、官方“御三家”:三种预设人格

Claude官方先给你准备了三款“标准人格”,让你快速上手:

1. Default (默认人格) 这就是那个我们熟悉的、言简意赅的“编程特种兵”。话不多,活儿好。专为高效协作而生,没有废话,直奔主题。

2. Explanatory (导师人格) 这位就像你身边那个经验丰富、还特有耐心的技术总监。它在完成任务的同时,还会给你穿插各种“设计思路”和“技术选型”的深度见解。帮你不仅知其然,还知其所以然。

3. Learning (带教人格) 这简直是新人的福音。它会像个结对编程的教练,边做边教,甚至故意在代码里留下TODO(human)让你亲手补全,然后给你反馈。真正实现了“边做边学”的沉浸式体验。

三、如何召唤与切换“人格”

切换这些人格,就像在游戏里换皮肤一样简单。

想看看有谁可选?直接在终端输入:

/output-style

想直接指定某位“大神”上身?比如召唤“导师人格”:

/output-style explanatory

或者切换到“带教人格”:

/output-style learning

这些设定会直接保存在你项目本地的.claude/settings.local.json文件里,一次设定,整个项目通用,非常方便。

四、终极玩法:创造你自己的“AI神祇”

预设的玩腻了?重头戏来了——创造属于你自己的AI人格!

这才是Output Styles最恐怖的地方。你可以用自然语言,像写小说人物小传一样,去定义一个全新的AI风格。

比如,你想创造一个“代码安全审计官”:

/output-style:new 我想要一个严格的安全审计风格:先威胁建模,再静态/依赖/配置审计,输出CWE映射、修复PR草案和本地脚本。

这条指令下去,Claude就会为你生成一个全新的AI人格。这个“人格”文件会保存在~/.claude/output-styles目录下,是一个Markdown文件。你甚至可以把它放到项目级的.claude/output-styles目录里,让整个团队共享你创造的“AI专家”。

五、实战!让AI在真实场景中“秀肌肉”

光说不练假把式。我们来看几个能直接落地到你工作中的真实案例。

案例A:空降“屎山”项目?让“导师”给你画地图

刚接手一个堆积了五年的遗留代码库,两眼一抹黑?别慌。

召唤人格:

/output-style explanatory

下达指令:

“请为 services/order/ 目录做系统性走查,按模块输出架构图要点与常见反模式,并给我3条重构路线图。”

AI输出: 它会一边给你分析代码结构,一边穿插“Insights”解释为什么要这么设计,以及背后有哪些技术权衡。这哪是AI,这简直是请了个架构师给你做代码Consulting。

案例B:新人入职?让“教练”带他飞

团队来了个新人,没时间手把手教?让他跟AI结对。

召唤人格:

/output-style learning

下达指令:

“我们要给 UserService 增加批量导入,按TDD来:请先写失败用例,然后在实现里留下TODO(human)让我完成关键片段。”

AI输出: 它会严格按照TDD流程,先给你一个红色的测试,然后在业务代码里把框架搭好,把最核心的逻辑留给你填空。新人写完后,AI还会自动点评和给出改进建议。一套流程下来,新人想不成长都难。

案例C:产品经理催需求?让“PM”帮你怼回去

有时候,你需要一个懂产品的AI来帮你评估需求。

创造人格:

/output-style:new 我想要偏PM的风格:强调用户故事、影响评估、成功指标、边界用例与回滚预案,产出简洁评审结论。

下达指令:

“评审这个重构PR:补充用户故事、指标、风险与灰度策略;给出放行/阻塞结论。”

AI输出: 它会像一个资深产品经理一样,从用户价值、数据指标、风险控制等多个维度,给你生成一份可以直接贴到PR评论区的、结构化的评审报告。专业!

六、让AI的产出融入你的自动化流水线

更牛的是,你可以把这些强大的能力,集成到你的CI/CD或其他脚本里。

想让AI的分析结果只输出纯文本?

claude -p 'summarize this data' --output-format text > summary.txt

想让AI的代码分析报告直接生成JSON?

claude -p 'analyze this code for bugs' --output-format json > analysis.json

这为我们实现更复杂的AI Agent工作流,打开了想象力的大门。

总结:这不止是功能,这是一场革命

Claude Code的Output Styles,看似只是一个新功能,但它背后代表着一个重要的趋势:我们正在从“使用AI”走向“塑造AI”

我们不再是满足于AI给我们的答案,而是开始主动去定义AI应该“成为谁”。

这让AI从一个冰冷的、标准化的工具,变成了一个个可以被我们“注入灵魂”的、个性化的虚拟团队成员。这才是真正的AI协作的未来。

别再犹豫了,现在就去试试,创造出第一个属于你自己的“AI大神”吧。


关注梦兽编程微信公众号,解锁更多黑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