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 Rust async
代码是个“骗子”:我把它的状态机底裤给扒了!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你写了一个 async
函数,满心欢喜地调用了它,然后……程序“啪”一下就结束了,啥也没发生。
你盯着屏幕,陷入沉思:我的代码呢?我的 println!
呢?难道我刚才运行了个寂寞?
别慌,你不是一个人。欢迎来到 Rust async
的世界,这里的第一条规则就是:你眼睛看到的,不一定是真的。
async/await
是 Rust 并发编程的王牌,它能让你用看似同步的代码,写出性能炸裂的非阻塞程序,轻松应对成千上万的网络连接。但在这优雅的语法糖背后,藏着一个精妙绝伦、却也让无数新手迷惑的底层机制。
今天,我就带你潜入 Rust 的“引擎室”,把 Future
、.poll()
和状态机这几个核心部件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。
第一幕:天大的误会 —— async fn
根本不会立即执行
让我们从这个最基础的“骗局”开始。你写了这么一个函数:
async fn say_hello() {
println!("Hello, from the future!");
}
然后你调用它:
fn main() {
say_hello();
// 程序结束,什么都不会打印
}
为什么?因为调用一个 async
函数,并不会执行它里面的代码。它只会返回一个东西,叫做 Future
。
什么是 Future
?
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张“未来才会兑现的承诺券”。
这张券本身什么都不是,你拿着它,它不会自动变成奖品。say_hello()
函数返回的就是这么一张承诺券,上面写着:“我承诺,未来某个时候会打印一行字”。
你的 main
函数拿到了这张券,然后就把它扔了,程序自然就结束了。
记住:async
函数返回的是一个“计划”,而不是一个“结果”。
第二幕:引擎启动 —— Executor
和 .await
的登场
那么,怎么才能让这张“承诺券”兑现呢?
你需要一个“执行器”(Executor),比如大名鼎鼎的 tokio
或 async-std
。
你可以把执行器想象成一个精力无限的厨房总管。
而你的 Future
(承诺券),就是一张张“菜谱”。
当你把菜谱交给总管时,他才开始真正地干活。在代码里,这个“交由总管处理”的动作,通常是 #[tokio::main]
这个宏帮你做的,或者手动调用 block_on
。
#[tokio::main]
async fn main() {
say_hello().await; // 这次,它会打印了!
}
注意那个神奇的 .await
关键字。它才是引爆这一切的“点火器”。
.await
到底做了什么?它对厨房总管(执行器)说:
“嘿,总管!我现在要开始做
say_hello
这道菜了。如果这道菜需要花时间(比如要等烤箱预热),你不用傻等,先去做别的菜。等我这儿好了,我再叫你。”
这就是 async/await
的核心:非阻塞。.await
就是那个允许任务“暂停”和“让出控制权”的神奇节点。
第三幕:深入底层 —— Future
的真面目是“状态机”
现在,让我们揭开 Future
的最终面纱。Rust 编译器看到你的 async fn
,会偷偷地把它变成一个结构体,并为它实现 Future
Trait。
这个结构体,就是一个微型的“状态机”。
我们来看一个稍微复杂点的例子:
async fn cook_meal() {
println!("开始洗菜...");
let ingredients = chop_vegetables().await; // 第一个暂停点
println!("菜切好了,开始炒菜...");
let dish = fry_in_pan(ingredients).await; // 第二个暂停点
println!("上菜!");
}
编译器会把这个函数转换成一个类似下面这样的状态机:
- 状态0:初始状态
- 状态1:正在切菜 (等待
chop_vegetables
完成) - 状态2:正在炒菜 (等待
fry_in_pan
完成) - 状态3:完成
厨房总管(执行器)会反复地过来问这个状态机一个问题,这个问题就是 .poll()
方法:“兄弟,你搞定了没?”
.poll()
方法会返回两种可能的结果:
Poll::Ready(结果)
:搞定了! 这是我的结果,你可以进行下一步了。Poll::Pending
:还没好! 我正在等某个东西(比如网络数据、定时器)。你先去忙别的吧,等我好了,我会通过一个叫Waker
的东西通知你再来问我。
整个流程就像这样:
- 总管调用
cook_meal
的poll
。 - 代码执行
println!("开始洗菜...")
。 - 遇到
chop_vegetables().await
,总管开始poll
切菜任务。 - 切菜任务需要时间,返回
Pending
。总管就把cook_meal
任务放一边,去处理其他菜谱。 - 过了一会儿,“切菜机”(比如某个I/O设备)发来通知,通过
Waker
唤醒了cook_meal
任务。 - 总管再次
poll
这个任务,它从上次暂停的地方继续,拿到了切好的菜。 - 遇到
fry_in_pan().await
,流程再次重复。 - 直到最后,
poll
返回Ready
,整个任务完成。
看到了吗?没有魔法。只有一台精密的、由 poll
和 Waker
驱动的状态机。你的 async
代码,就在这台机器上,以一种高效、协作的方式,被一块块地执行。
总结:把大象装进冰箱
概念 | 大白话比喻 | 它的作用 |
---|---|---|
async fn | 一张“菜谱” | 定义一个未来要执行的任务,但本身不执行。 |
Future | 菜谱的“承诺券”和“状态记录单” | 它是一个状态机,记录了任务进行到哪一步。 |
Executor (如 Tokio) | 精力无限的“厨房总管” | 管理和调度所有菜谱(Futures),让厨房不停运转。 |
.await | “需要等待,但别干等”的指令 | 任务的暂停点,把控制权交还给总管。 |
.poll() | 总管的口头禅:“搞定了没?” | 驱动状态机向前一步的方法。 |
Waker | “烤箱好了”的“闹钟” | 当外部事件(如I/O)完成后,用来通知总管回来继续处理某个任务。 |
所以,下次当你的 async
代码表现得不符合直觉时,请记住,它不是在骗你。它只是在严格地、高效地遵循这套“厨房总管”的工作流程。而你,作为大厨,只需要写好你的菜谱,并在需要等待的地方优雅地加上一个 .await
就行了。
关注梦兽编程微信公众号,解锁更多黑科技